思想史

葛兆光 | 新思想史之路——四分之一世纪后关于《中国思想史》的回顾与思考

我的两卷本《中国思想史》分别是1998年和2000年出版的,在四分之一世纪之后,还能再出修订本,让我感到真幸运。记得有学者曾说,他不写五十年前的书,也不写五十年后的书。我猜,他的意思大概是人文学术应当回应现实,立足当下关怀,在变动不居的时代,问题在变,思想在变

中国思想史 葛兆光 思想史 哲学史 1895年 2025-09-29 12:30  2

《思想史》12 :书写体系的起源与发展有何争议?

书写起源存在争议,核心是“最早真正书写体系”的归属。长期以来,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文字被认为是最早的,但它多由抽象符号构成,而不少人认为真正书写体系应与半图像、半符号的图画文字相关,这正是考古学家丹尼丝·施曼特—贝瑟拉的研究方向。20世纪60年代后期,她注意到古代

哈拉帕 思想史 楔形文字 乌鲁克 符记 2025-09-27 14:09  2

【讲座】田浩:二十一世纪以来美国宋代思想史研究丨2509116(3215期)

田浩(Hoyt Cleveland Tillman),哈佛大学东亚历史与语言博士,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荣誉退休教授,历任华盛顿大学、慕尼黑大学汉学系、台湾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、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、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客座教授、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朱

宋代 田浩 思想史研究 思想史 宋代思想史 2025-09-27 00:39  2

《思想史》8 :定居、疾病危机与早期宗教如何起源?

雷·格鲁贝如何反驳人口危机理论?雷·格鲁贝强烈反对科恩的人口危机理论,认为远古世界不存在人口危机或过剩问题。他提出,较晚的欧洲和美洲移民证明当时地球人口稀少;人类进入寒冷环境后,因微生物在低温下更难存活,欧洲和西伯利亚的患病率远低于非洲。约2万年前,地球变暖使

疾病 危机 宗教 思想史 黎凡特 2025-09-23 11:26  2

《思想史》6 :早期人类如何克服寒冷并迁美洲?

西伯利亚在人类克服寒冷中地位关键,其不仅是农业出现前人类克服寒冷的重要区域,还是人类向美洲迁徙的起点,对研究人类适应极寒环境意义重大。西伯利亚许多遗址可追溯至20万年前,这些遗址的存在引出火与衣服的核心问题,古生物学家认为人类需“缝制的衣服”才能在如此寒冷的区

猛犸象 西伯利亚 美洲 思想史 白令陆桥 2025-09-21 10:35  5

外界赞美诚可贵,内心宁静价更高

在这个纷繁复杂、节奏飞快的时代,我们每天都被无数信息包围,耳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。有人夸奖你,有人否定你,有人质疑你的选择,也有人羡慕你走的路。在这样的环境中,很多人不知不觉地把自我价值寄托在别人的评价上,总想得到更多的掌声与认可,渴望成为别人口中“厉害的人

康德 陶渊明 西方思想史 思想史 诚可贵 2025-09-20 21:32  3

《思想史》5 :早期人类语言如何产生与发展?

语言是区分智人与其他动物的核心特征之一,且与模拟认知共同构成智人独特性,同时因多数思想以文字呈现,了解语言发明与演化是研究早期人类智力的基础。不过研究语言前需先探究其产生原因,能人脑容量增长与石器技术关联,部分石器原料来自十公里外,说明能人具备提前规划的智力,

语言 南方古猿 布洛 foxp2 思想史 2025-09-20 11:47  4

【明日讲座】殷之光:《为了谁的发展:一个思想史的视角》|国政学人论文写作工作坊第二期

殷之光,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。曾任英国埃克塞特大学人文学院长聘副教授、阿联酋扎耶德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科学学院助理教授。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政治思想史、区域国别研究、国际秩序

工作坊 学人 论文写作 思想史 殷之光 2025-09-06 21:38  4

【讲座预告】殷之光:《为了谁的发展:一个思想史的视角》|国政学人论文写作工作坊第二期

殷之光,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。曾任英国埃克塞特大学人文学院长聘副教授、阿联酋扎耶德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科学学院助理教授。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政治思想史、区域国别研究、国际秩序

工作坊 学人 论文写作 思想史 殷之光 2025-09-04 21:18  4

【活动预告】为了谁的发展:一个思想史的视角|国政学人论文写作工作坊第2期

殷之光,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。曾任英国埃克塞特大学人文学院长聘副教授、阿联酋扎耶德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科学学院助理教授。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政治思想史、区域国别研究、国际秩序

工作坊 学人 论文写作 思想史 学人论文 2025-09-02 19:08  5

不可知论思想史

不可知论是一种哲学立场,认为某些终极问题——特别是关于上帝、神性、超自然存在以及来世等问题——的真相是人类理性无法知晓的,或者说在本质上就是不可知的。它不同于断然否定神存在的无神论(Atheism),也不同于肯定神存在的有神论(Theism),而是居于其间,强

赫胥黎 皮浪 普罗泰戈拉 思想史 无神论 2025-09-01 00:57  3

道德的“愚昧”与“智慧”

道德的实践并非简单的“行善”与“作恶”的二元选择,其深处存在着“愚昧”与“智慧”的巨大分野,这种分野决定了道德行为最终带来的是福祉还是灾难,是升华还是束缚;将“上帝的计量”与“道德智慧”的思想史相结合,更可勾勒出一幅人类理解道德来源、判断与实践的宏大画卷。

上帝 基督教 律法 思想史 索尼娅 2025-08-31 06:14  6

东西方道德感的不同

东西方道德感的差异无关优劣,其根源深植于两种文明截然不同的哲学基础、历史路径与社会结构,而这些基础的形成,又与东西方思想史的演进脉络紧密交织。这种差异具体体现在道德感的来源、核心原则、表达方式及社会功能等层面,以下结合思想史脉络与哲学理论,从核心维度展开深度对

东西方 思想史 道德感 希伯来 东西方道德感 2025-08-31 04:48  7

韩愈的思想史价值

上古被赋予了瑰丽的想象,后人著书造论皆以三代之治为圭臬,旌表品评都以三圣为标杆,尧舜禹最终成了“治国平天下”这一最高理想的化身。春秋时期的学者还不敢妄比先贤,但战国诸子就放得很开了,孟子即借孔门弟子之口称孔子为“自生民以来未有”,似乎超过了凡夫俗子而直追三皇五

周公 儒家 韩愈 思想史 儒门 2025-08-30 03:30  5

在流量时代,我们为何仍需要知识分子?

在众声喧哗的当下,当流量成为衡量影响力的尺度,当“网红”占据公共话语的中心,知识分子的声音是否已然沉寂?他们的精神坐标又该置于何处?近日,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的许纪霖教授力作《狐狸与刺猬:中国知识分子十论》正以此为叩问,重返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深处,为这个时代的

刺猬 思想史 许纪霖 王元化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5-08-12 18:14  5

研讨会︱重建全球:观念的全球流动

呼应着国际学术界的新进展,以及面对“全球大变局”,如何理解“全球”,如何重建全球秩序,思想观念在全球的流动中又如何被吸收采纳,进而形塑了全球空间的特性,成为重建全球秩序的动力与思想基础。诸多问题,都需要从思想观念的历史进程中找寻启迪。为此,复旦大学历史系暨全球

研讨会 卢梭 思想史 沃格林 柏克 2025-06-10 16:36  11